截至7月下旬,海南全省共查办禁塑案件2402宗,办结1913宗,罚没款464.25万元,查扣违禁塑料制品超1000万个,涉案货值超100万元。同时,全省农贸市场禁塑“喜忧参半、不容乐观、任重道远”,存在例如宣传标语少,明禁暗用多,农贸市场周边的水果摊和铺面使用违禁塑料制品情况严重等问题。(8月2日海南日报)

龙华区城金农贸市场内,市民用全生物降解袋装蔬菜。 海口日报记者康登淋 摄
三国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谈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古人的眼中,俭朴是养德的基础。进入现代社会,养德则需要更具时代内涵的品性表达。实际上,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与时代同行,自觉参与禁塑事业,也可以称为“修身养德”的一种方式。
往小了看,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自带餐具打饭,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盒、塑料膜,既省钱省事,还能避免它们堆积家中,清理麻烦,与时下流行的“断舍离”风尚遥相呼应。往大了看,不可再生资源开采量小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既是“小俭”,也是“大俭”,与“俭以养德”不谋而合。
很多人都知道,随意丢弃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于自然环境有害无利。除了破坏土壤酸碱度,影响庄稼质量,高温加热的塑料袋还可能产生毒素威胁人类健康。塑料制品进入森林、草原、水体当中,还可能被动物误食,伤害自然生命。减少使用不环保的塑料制品,亦是间接保护自然、保护生命。由此来看,养成环保的良好日常生活和消费习惯,何尝不是“大德”一件?
要想更大范围推广“禁塑令”,当与基本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比如禁塑活动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让更多的人知道参与“禁塑令”的意义。同时,应结合社会道德宣传,细化养成标准与养成进度,树立自觉限塑的道德榜样,让大众在一点一滴的自我改进中,感受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当所有人都充分意识到禁塑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禁塑事业,不断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我们身边的“白色污染”定然会越来越少。(海口网 作者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