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深入宣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在共建美丽中国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

2021年我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4%,其中PM_2.5、PM_10、O_3、SO_2、NO_2、CO等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14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124微克/立方米、4微克/立方米、10微克/立方米、0.7毫克/立方米,PM_2.5浓度均值保持历史最低水平,PM_10、NO_2浓度均值再创历史新低。
2021年1月份受不利气象条件叠加本地污染源影响,我市PM_2.5、PM_10同比上升了113.3%、72.4%,面对开局不利形势,我市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地扬尘治理、机动车管控等5个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到人,细化工作措施,协同推进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压实目标责任,明确各区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细化分解月度PM_2.5改善目标,按月调度通报进展情况,确保责任真正落实到位。三是组织暗查暗访,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采取“不打招呼,直赴现场”方式对工地扬尘、秸秆露天焚烧等突出问题进行暗查暗访,媒体曝光。四是实施攻坚行动,制定详尽的应急管控措施任务清单,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格局。
2022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优级率达100%,保持近年来最优水平,除夕和初一PM_2.5小时峰值浓度较2021年大幅下降。春节期间PM_2.5平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保持近年来最优水平,比2021年春节下降10微克/立方米。

2022年1-5月,我市空气质量较2021年同期大幅改善,综合指数为1.91,同比下降14.3%,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较2021年上升0.7个百分点;优级天数比例为80.1%,较2021年上升7.9个百分点;PM_2.5、PM_10、NO_2和O_3平均浓度分别为14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7微克/立方米、113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同期均有所改善,分别同比下降17.6%、18.8%、41.7%、3.4%。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精心部署下,全市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气,实现闭环管理,践行大气污染防治全链条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一是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分析研判,持续巩固“分析-研判-调度-督导-评估”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为科学决策、靶向施策、事前防治提供详实数据和理论支撑。二是进一步强化大气管控措施,开展机动车尾气路检,共计检测柴油车44台,检测结果全部达标;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累计完成登记上牌11640台。印发实施《海口市中心城区道路积尘负荷考核办法》,实现了PM_2.5、PM_10分别同比下降4微克/立方米、7微克/立方米;开展工业园区专项检查,督导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末端治理的规范化作业,做好VOCs的常态化监管,实现臭氧同比下降9微克/立方米;开展为期21天的禁止露天焚烧巡查工作,5月12日以来实现了零火点目标。三是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高空航拍等先进技术,精准快速锁定污染源,结合监测数据分析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精准化和科学性。今年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新购置了80台移动式车载大气监测仪,加上原有的20台,共计100台移动式车载大气监测仪安装在出租车上,用于监测PM_2.5、PM_10排放,数据每5秒钟实时更新,移动监测道路扬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