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目前,海口118所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9.45%。学生在校内可学习各类才艺,周末有更多时间跟随家长运动和阅读。
特色课后服务吸引学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应开展课后服务的118所学校全部开展了校内课后服务,参与学生21.3万人,学生参与率达到99.45%;参与教师1.2万人,教师参与率为98.63%。各学校推出的特色课后服务,吸引学生报名参与。
在海口市港湾小学,教研团队精心设计田径、篮球、游泳等9门校本课程,开展体育教育“2+1”活动。此外,还启动《走进民族文化,爱我多彩中华》特色美育校本课程,内容涉及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
“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了解12个民族的文化,包括会唱民族歌、跳民族舞,会制作或画民族服饰。”该校校长王旗说。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借助“少年军校”和校内实践基地,探索形成“全面+特色、优质+特长”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学生“爱家国、爱学习、爱运动、爱艺术、爱生活”的品质。
据了解,海口通过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引入校外资源以及抓实“五项管理”等举措,推动“双减”落地。采取“政府补助、家长分担”的成本分担机制,以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保障经费。市财政按照每校(校区)每年不少于15万元的标准补贴。
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市教育局还向社会公开遴选体育、艺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共有160所机构申请参与遴选。
海口“双减”效果赢得点赞
为保证实施效果,海口实现“双减”工作联合执法常态化。由教育部门牵头,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各区政府均成立了校外培训机构关停退费工作专班,引导家长通过合法途径维权,依法依规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双减”实施得到家长的广泛好评。“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变化。”海口市五源河学校小学生家长张俪缤介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减轻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孩子们作业少了,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张俪缤介绍,现在,家长不用再带着孩子奔赴各种培训班,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开展球类运动、户外散步、阅读。
“孩子作业负担减轻,睡眠得到保障,体质也在增强。”海口市长彤学校九(6)班学生家长程先生表示,作为家长,将努力提升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配合学校共同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海口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娟表示,在“双减”背景下,海口将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海南学生特色印记。(海口日报记者 肖卫香)